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知耻近乎勇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蒋方舟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 淘汰完毕,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各国纷纷召开既不胜利也不团结的大会,主题是批评与自我批评,揭发和相互揭发,计较得失,说人长短。明明是例行大会,有的国家动了真情,有的却入戏太浅。
      动情至深的就是日本队。外界看来,日本这次战绩已算亮眼,他们在回国之后却不能昂首承接敲锣打鼓,而都低头深表遗憾。日本队的主教练引咎辞职,球员中泽佑二觉得自己在赛场上呈现老态拖后腿而选择退役。日本首相出面安抚,却像严厉的父亲吝惜溢美,说:“虽然很遗憾,但是我觉得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。”看起来,他们并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,是真心诚意地觉得“羞耻”。
     说到日本的“耻感传统”,北野武写过一篇《大打折扣的日本人》,其中有一节叫做“忘却羞耻的人们”。说原来的人们,如果遇到价格特别便宜的商品,人们就会觉得不好意思,觉得亏心,宁愿去价格贵,却对客人俯首鞠躬说着“谢谢惠顾”的商业街买。可是现在,一遇到大打折,大家一哄而上,日本人变得多么的不知羞啊。
      看了这个,就不难理解日本队的反应。他们的“羞点”很低,即使现在“耻感”已经是沦丧了好几轮,也比其他国家易羞一大截。
      入戏太浅的是英格兰。球员演技漏洞不断被抓包,英国小报偷排国脚们抽烟喝酒的轰趴:兰帕德和他的新欢去吃饭,阿什利·科尔下飞机时调笑打闹,媒体在一旁不给力地暴跳如雷:“你们还敢派对,还敢新欢,还敢笑!”即使是这样暴怒诘问,媒体和大众也没能当成英国国脚的良心起搏器。
      这事儿没什么可生气的。具体到每个个体,所有人本能的羞耻阈值一直都差不多,到了各个民族,人们就像进入了各个家庭的培育系统,相互隔绝了。有的民族从初始就下了很多道德命令,诸如“这种事儿应引以为耻”,或者“你到底知不知羞”,把道德指令烙入大家庭的共同记忆。让每个成员都以为羞耻反应是生来本能。而有的民族大大咧咧,不会整天唱“八荣八耻”,让羞耻的条件反射变得迟钝。
      羞耻反应最淡泊的是美国队。美国队打进了十六强。小布什说:“像我一样,很多美国人不知道足球是什么,但是我们都知道,美国国家足球队是我们的骄傲。”后来美国队止步八强,纽约时报登了一张球员倒地痛苦的照片,大标题是《反正这是个愚蠢的运动》。还是肯尼迪的老婆概括得好:“不经过你的允许,没有人有资格要求你自视甚低。”
       痛哭流涕的不过意,还是理直气壮的混不吝,都是不分高下的近乎勇。后者不必向前者学习,向前者下跪,因为他们都是听从了内心的道德指令。对自己的忠诚,胜过别人画的道德功过格。唯有内心混不吝与表面痛哭流涕的混搭,才是真不知耻,也与勇无关。
话题:



0

推荐

蒋方舟

蒋方舟

312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1989年出生,作家,《新周刊》杂志副主编。获“人民文学奖”“朱自清散文奖”。

文章